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3|回复: 0

古色资溪遇数字新光,青春解码千年文脉

[复制链接]

386

主题

0

回帖

2208

积分

进士

积分
2208
发表于 4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在赣东的青山绿水间,资溪蕴藏着璀璨的“文化明珠”。当“阜绿智汇 溪畔筑梦”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青年学子带着代码与创意走来,这场“古色”与“数字”的邂逅,正让资溪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。
莒洲村的文脉重生走进莒洲村,青石板路的缝隙里都藏着故事。马头墙高耸,砖雕木刻述繁华,宗祠匾额连脉络。实践队以数字科技为古村“建档”,球形图复刻建筑曲线,云端数据库拼接文化碎片。滑动屏幕,漫步青石板古街,细赏砖雕花鸟,千年文脉跨越时空,触手可及。
畲乡剧本杀里的数字团结新月畲族村,银饰闪烁,歌舞藏记忆。实践队沉浸畲族文化,创意构思“畲乡剧本杀”,角色扮演中触摸民族历史;搭建“畲乡数字文化云平台”,畲族刺绣、特产云端展销。数字成纽带,畲族文化鲜活呈现,民族团结与发展并进。
竹丝与代码的跨界对话高阜镇竹科技非遗工坊,篾刀与键盘共鸣。实践队教AI学竹编纹样,设计图上传即生成编织方案;导电竹丝编“发光二维码”,竹编变身物联网入口。教AI学习300种传统竹编纹“六角孔编法”数字标签,实时上传保护数据至“非遗数字生态云”。竹丝流淌代码韵律,资溪古色添科技温度。古色资溪,从未尘封于时光。实践队员以数字技术为笔,为古建留影、为非遗焕彩、为民族文化架桥。青砖黛瓦、畲族歌谣、千年竹艺中的文化密码,正被解码重组,绘就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。历史纹路于数字光影中清晰可溯,传承薪火在青年掌心生生跃动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校友网 ( 赣公网安备36010502000096 )

GMT+8, 2025-8-11 13:46 , Processed in 0.079092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