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8|回复: 0

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“阜绿智汇 溪畔筑梦”暑假社会实践队参观高阜竹科技博物馆:解锁竹产业的数字未来

[复制链接]

386

主题

0

回帖

2208

积分

进士

积分
2208
发表于 2025-7-4 09:57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当千年竹韵遇见数字科技,会碰撞出怎样的创新火花?6月26日,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“阜绿智汇 溪畔筑梦”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资溪县高阜镇竹科技博物馆,在翠竹环抱中开启了一场“竹产业链数字化变革”的深度研学。队员们运用智能科技专业视角,解码竹产业从传统工艺到智慧制造的转型升级密码。
竹艺新生:科技重构千年智慧
在数字化竹艺展区,全息投影再现竹材从采伐到加工的72道工序变迁。队员们驻足于资溪“竹王”“竹纤维智能提取装置”前,通过交互屏调取实时生产数据:“这套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将原料损耗率降低27%,我们的专业课程正在讲授类似技术!”人工智能专业学生谢俊萍兴奋地表示。馆内碳足迹监测平台更引发团队热议——竹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可视化,为后续开发人工智能赋能“资溪竹业低碳认证小程序”提供了核心算法参考。
智造体验:触摸竹业未来图景
实践队深度体验并对比传统竹材与纳米改性竹复合材料的承重数据,记录下“抗弯强度提升4.8倍”的关键参数。通过AR眼镜还原非遗技艺,机械臂正复刻复杂竹编纹样。队长黄嘉慧尝试编程调整编织密度:“这恰是我们《智能控制技术》课程的应用场景!”团队将运用自研建模软件,现场搭建数字化竹结构场馆,竹科技博物馆经理张帅连连赞叹:“大学生带来的参数化设计思路,给我们新厂区规划提供了灵感。”
溪畔筑梦:青春赋能竹乡振兴
在竹产业大数据中心,队员们发现了痛点:竹农仍依赖经验判断采伐期,导致原料品质波动,实践队当即启动“智竹计划”。“我们可以结合无人机航拍与机器学习,构建资溪竹资源数字孪生系统。”指导老师熊振邦介绍。
绿色宣言:青春与翠竹共生长
离馆前,队员们在电子誓言墙写下承诺:“用代码编织竹乡新绿,以创新守护生态根基”。此次探馆采集的32项技术参数、8个痛点需求,将成为实践队后续开发《竹产业智慧升级方案》的核心依据。当青春智慧遇见绿水青山,这场“数字+竹业”的跨界对话,正悄然孕育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校友网 ( 赣公网安备36010502000096 )

GMT+8, 2025-8-11 23:48 , Processed in 0.111415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